金融X科技 商管教育大變革

  • 2016-01-19
  • 謝佳芸
FinTech在業界燒得風風火火,但回到台灣校園,學生、教授卻連這個字都沒聽過。無法與全球趨勢接軌的高等教育,讓高雄第一科大、台大、交大開始重整資源,落實「金融╳科技」的跨領域教育。

文 李映昕   天下雜誌590期
2016-01-19

「傳統MBA教學,這種訓練出來的學生,人還是很聰明,但是技能愈來愈沒辦法用,因為整個世界變化愈來愈快了,」波士頓顧問合夥人兼董事總經理徐瑞廷,談到各種科技顛覆行業遊戲規則時說。

與徐瑞廷有同樣心情的,還有前國發會主委、台大財金系講座教授管中閔。在國發會主委任內,接觸到金融科技新創事業;回到學校,他卻發現學界不太關注FinTech,討論的人非常少,遑論做研究、開設課程。

這讓他相當憂心,「竟然有管學院的老師問我,FinTech是什麼?要怎麼寫?」

所幸,台灣已經有商學院開始覺悟。

去年底的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校園,到處可見海報、布條。這只是財金學院資管系的一堂數據課程的學生專案發表會,宣傳到全校園皆知,這是為了宣示「數據課程」在課程轉型的重要性。

面對數位金融,高雄第一科大是台灣傳統商學院中轉變最快的學校。

重視實務,高雄第一科大被教育部選定推動商業4.0課程改革。財金學院負責的就是「智慧金融」。

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財金學院院長林楚雄表示,他在二○一四年才第一次聽到「大數據」這個名詞。他研究後發現,各行各業都受到大數據衝擊,金融業尤甚。於是,下定決心要讓財金學院迎頭趕上──第一步,就是調整課程架構。

他盤點財金學院的課程,發現會計資訊系成立之初就有「程式設計」與「資料庫管理與應用」兩門必修課。運用現有的資源,他馬上決定,從一○四學年度起,學院內其他三個系也要比照開課,讓所有大一新生都具備基礎程式語言能力。

下一步,則是打造「財金大數據中心」。上完兩門必修課後,如果學生對程式設計、系統開發有興趣,通過財金學院的選拔,可接受中心額外開設的R語言、Python等課程培訓。

財金大數據中心將於一月底落成,目前已選拔了十幾位大二學生,成為重點栽培的種子學員。台灣金融研訓院也委託高雄第一科大培育種子師資。

沒資訊力 財金功力難發揮

高雄第一科大是台灣最積極「財金跨資訊」的學校,理工名校交通大學則忙著強化「資訊跨財金」的訓練。

交大資訊管理與財務金融系,大學部成立於○四年,一三年與資管所、財金所合併,是國內最早結合財金與科技領域的學系。當初,前寶來集團總裁白文正看到國外證券公司,光靠電腦交易程式,只要用很少的人力就獲利頗豐,讓他體會到金融科技的威力,催生了這個系所。

交大資財系的目標,就是培養每個畢業生都能寫一套資訊模型。系主任陳安斌說,傳統的商管教育依然可以訓練學生的基本功,但是在大數據、雲端智慧等技術逐漸成熟後,未來的金融發展,不可能脫離資訊科技。

因此,即使是文組出身的學生,現在都必須修習程式語言三年。「學習程式語言的好處是,學生有任何創意發想,可以自己動手實踐,」陳安斌說。

陳安斌自豪地說,與金融業接觸的過程中,也發現業界對跨領域人才求才若渴。除了元大,玉山金、富邦金這兩年都找上門來,不僅出資讓老師做研究,也給學生實習工讀機會。

他斷言,未來如果學生不具備資訊能力,那麼可能連財金基本功都無法發揮。

實驗室教育打基礎

從科技大學到理工科系為主的頂尖學府,都注意到FinTech對商管教育的衝擊。高等教育龍頭台灣大學,又將如何調整呢?

台大管理學院院長郭瑞祥認為,科技只是商管教育的一部份,因此今年商學院會先開一堂課,觀察學生反應,如果反應熱烈,未來再設計相關課程。

郭瑞祥口裡的這堂課,就是「大數據與商業分析」。

這也是台大管院第一堂跟大數據有關的課程。會結合資管系、工管系與業界,三方師資一起開課。

開課教師之一,意藍科技董事總經理楊立偉透露,這次他會實際用信用卡的巨量資料讓學生實作,這是他第一次採用金融相關的數據。課程也會引入信用卡資料集,配合各家信用卡公司的廣告行銷策略,以及網路累積的口碑,整合資料科學、財經與行銷等專業領域。

「過去要取得巨量資料比較困難,現在相關技術都已成熟了,」他興致致勃。

在管院的另外一端,行動派的管中閔也開始播下種子,打算以工作坊形式,讓管院學生進行FinTech初體驗。

去年十二月初,管中閔以台灣計量經濟學會的名義,舉辦了一場「金融科技新變革」論壇,週末午後,兩百五十人的場地,付費出席滿滿。

「要在商管學院中推動FinTech,不可能單靠一、兩位老師的努力,所以第一步,還是要先引發學術界的關注與討論,」他強調。

管中閔打算與台大資工系副教授廖世偉合作,成立FinTech Lab。廖世偉的研究專長,是目前備受關注的比特幣核心技術「區塊鏈」,今年他在資工系第一次開設「比特幣及數據分析」的課,已經有財金系、經濟系學生修課。

跟不上就變二流

管中閔認為,金融科技是未來的「基礎建設」。他說,許多台商都告訴他,在中國大陸搭計程車、吃飯幾乎已經不用掏現金,FinTech的使用如此方便,如此自然。在這方面,台灣顯然落後許多。

「以前台商去某些國家投資,會覺得很難做事,就是因為當地基礎建設不行,」管中閔警告,「如果台灣不跟上FinTech的腳步,就等著變二流國家吧!」

不想變二流國家,台灣必須面對科技改變的未來,孕育商業人才的教育體系也必須改變。(英文版同步上線)